“與食品接觸的包裝產品被業內稱為‘隱形添加劑’,安全的包裝離不開使用環節,要強調的是,現在一些食品包裝方面的安全事件也不全都是包裝材料本身惹的禍,也有不少是消費者使用環節出了問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呼吁消費者正確掌握食品包裝產品的使用常識。
董金獅和我國著名的水研究專家李復興指出,以水的包裝容器為例,日常生活中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安全的,其次是陶瓷和不銹鋼的用具,塑料杯和塑料瓶的安全性相對要差。因為塑料制品含有成分復雜的材料,例如有些塑料杯中就有可能含致癌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夏天溫度高的時候,安全風險更大。“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塑料給身體帶來的危害,許多人夏天購買整箱礦泉水置于汽車后備箱中,會給健康帶來隱患。”專家說。
專家還提醒,即便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用塑料袋,也不能和食物一起用微波爐加熱。另外,盡量不要用塑料袋裝過熱的食品,過熱的食品要先冷一冷再裝,含油的食品放在塑料袋里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因為在高溫下,塑料袋容易被燙壞,揮發出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引發頭暈、惡心。專家解釋說,對于塑料袋來說,油就是一種溶解劑,一般來說,含油的食品和塑料袋接觸兩小時后,遷移出的化學分子會到達高峰。
餐具和炊具是人們在家中盛放食物使用最頻繁的包裝用具,對于塑料餐盒,建議在使用時盡量少用其裝含油脂、高溫的食物。專家提醒。仿瓷餐具因其色彩鮮艷、輕巧耐摔,成為許多家長給寶寶吃飯的專用餐具,但使用不當也會有損健康,仿瓷餐具不能放在微波爐中加熱。
對有特富龍涂層的不粘鍋來說,因清洗方便、油煙較少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如果干燒或油溫達到300℃以上,涂層就可能被破壞。很多消費者都認為不粘鍋是萬能的,不管什么情況下都用不粘鍋。專家提醒,煎、炸食品時應避免使用不粘鍋。
今年上半年,有關不銹鋼餐具安全的事件引發了消費者的擔憂,專家強調,如果使用方法不當也會使不銹鋼中微量金屬元素析出,造成這些元素在人體中累積,達到一定量時就可能危害健康。“不銹鋼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都要講究科學方法。”專家說,使用前應該用清水將其煮沸半小時,接著浸泡數小時,再換用新水重復煮沸、浸泡,一般重復3次以上才會使重金屬遷移量降低到安全水平。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醋水浸泡,只能用清水,因為酸性溶液會破壞其金屬表層促進重金屬遷移。使用中不要讓酸性、堿性或較咸的食物如菜湯、剩菜等長時間留在不銹鋼炊具中。不銹鋼不適合作為盛放鹽、醬油、醋等調料的容器,因為以上食品中含有很多電解質,如果長時間盛放,不銹鋼中的金屬元素會與之發生化學反應。不銹鋼炊具較鐵制品、鋁制品導熱系數低,傳熱時間慢,空燒會造成炊具表面鉻原料老化、脫落,導致金屬元素析出。
另外,切忌用不銹鋼鍋煲中藥,中藥含有生物堿、有機酸等成分,很難避免與金屬元素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有害化合物。使用后切勿用小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洗滌,這些物質都是強電解質,會與不銹鋼中的金屬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在清洗方面,存放過醬油等調味品后要及時洗凈,注意不要用鋼絲球擦洗以免造成表面鉻層脫落,金屬元素析出。